端木的来源
新百家姓排名:0
端木[端木,读音作duān mù(ㄉㄨㄢ ㄇㄨˋ)]
端木:中国第三大复姓。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其世系失记。至20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据《端木氏家谱》、《祖德性谱》载: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西周末,有端木典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随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宝玉”,遂诞子,因名端木赐。赐字子贡,春秋卫(今河南浚县)人。生于周敬王已二十五年(前520年),卒于周贞定王十三年(前456年),享年64岁。子贡系孔子出色弟子,受到历代帝王祭祀和封爵。唐代开元间封为十哲之一,后追封为黎侯(因浚县古称黎阳),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人改封先贤端木子。清代,封子贡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子贡先世多单传,且居聚地不详。唯子贡有据可考,葬于祖籍今浚县大伾山南。
端木氏源远流长,祖述圣学,书香门第,历代英才辈出。端木赐的后裔目前繁衍已至八十八代。自先贤端木子贡之后端木家族有系统的族谱,繁衍、迁徙昭然有序。
在著名汉朝学者刘向的《刘向说苑》中,将端木赐之字称为子赣,并指出,“子贡”乃“子赣之误”。端木赐为鲁国宰相时,鲁公赐端木氏字子赣,因“赣”字的古读音为gòng(ㄍㄨㄥˋ),因而后人凡作“子贡”者,亦音讹所改。该说在汉朝典籍《石经》中也有修正:贡应作赣。
端木赐的诸多后裔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至今后裔宗脉遍布海内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及部分林氏。端木氏即是以先祖之名“端木”为姓氏,称端木氏。
后来“赣”字被读音为gàn(ㄍㄢˋ),是因古吴越人的地方读音而至,为汉语八大方言中赣方言的特点。今人因之。
第二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端木,早期见于回族的有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和东南沿海地区。
得姓始祖:端木赐(子赣、子贡)。
端木氏源出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名端木赐,即子贡,他能言善辩,是当时有名的说客,而且他还在鲁、卫、齐等国做过相。因颇受孔子赏识,他也因此名声大噪,后人一部分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端木;一部分以父字为姓,相传姓贡。故端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端木赐。
二.各支始祖:
端木子贡、端木倩:谱称始祖子贡(赣),孔门高足,祖居河南大梁之酸枣门,后迁山岽济宁,传至四十七世孙倩,宋室南渡,随迁金陵乌衣巷,再徙溧水留下屯,六十门世绅、绶、本华,明末自溧水迁括苍,绅、绶为丽水始祖,本华为青田始祖。
三.迁徙分布:
端木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四百四十七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七位。
据史籍《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
端木氏的后裔繁衍很广,不过,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所以,削弱了这个家族的阵容,因而名人很少见。例如子贡的第九代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曾去端姓木,隐居于鲁国。西汉初木肇之子木庚又复姓端木,迁归原籍。
南宋末年,宋帝都南迁,端木氏也从原居地迁往姑苏(后为苏州),现端木姓多分布在江苏及长江三角地区。至民国末年,逢日侵华战争,又有一支为避祸逃亡至上海,开创上海端木氏一族。同时又有几支出国发展,至今大多已颇有建树,成为一方富豪商贾。端木姓望族出鲁郡(今山东曲阜、泗县一带)。《百家姓生笺注》作“鲁国郡”。
四.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广平郡:广平郡始建于西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五.家乘谱牒:
浙江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端木或修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杭州武林印书馆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丽水、青田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端木或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六.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善言游说;精易安恬:上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人端木赐,字子贡,孔子的弟子,善于辞令。曾游说吴国出兵与齐国抗衡,既保全了鲁国,又使越国乘机强盛起来,得以称霸。擅长经商之道,富至千金。孔子称他为“瑚琏”(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比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下联典指清朝青田人端木国瑚,字鹤田,晚年号太鹤山人,曾受到督学阮元的知'遇。嘉庆年间举人;因精于《周易》和堪舆(风水),清道光年间官内阁中书,专门为朝廷相吉地。性情安静、恬淡。著有《周易指》、《太鹤山人诗文集》。
清节致远;鲁论雅言: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端木孝文出使朝鲜,朝鲜欲赠其厚礼,问其行李何在,孝文曰:“吾持一节来耳,请惟一节返。”人服其清节。下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端木赐善言辞,曾说吴敌齐以存鲁。
2.五言通用联:
廉平称治绩;性道在文章: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
瑚琏传美誉;达人见清操:上联典出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誉称。下联典指端木赐(子贡)的后裔端木叔,尽散其资于宗族国人。段干生称之曰:“端木叔,达人也。”
子畴留赋源;鹤田有诗集:上联典指清朝侍读端木埰,字子畴,江宁人,工书,著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下联典指清朝诗人端木国瑚,字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清道光中官内阁中书,有《太鹤山人诗文集》等。
3.八言以上通用联:
守经达权,兼通货殖传;联骑结驷,并有使臣才: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下同)。
性道在文章,深造自得;廉平称治绩,遗爱无穷: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下同)。
清节远人钦,不但离文华丽;明德诸贤逊,能料执玉高卑:上联典指明朝名人端木孝文事典。下联典指周朝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事典。
七.历史名人:
端木赐:(生卒年待考),字子贡,是孔子的弟子。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之中,端木赐是最为神采飞扬的一位。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会做生意,所以家累千金。
端木赐出任过鲁、卫等国的宰相,曾到齐国、吴国游说,使齐、吴互相攻战,从而解除了对鲁国的威胁。
孔子对这位得意门十分欣赏,曾比之为“瑚琏”。而子贡对老师孔子也衷心推崇,无以复加。
有一次齐景公问端木赐:“孔子之贤若何?”他马上回答说:“圣人也,岂直贤哉。”说孔子不止是贤人,简直就是圣人,并且还说:“赐终身载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赐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勺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字知江海之深乎!将孔子与天、地以及江海相比。
端木叔:(生卒年待考),战国时期端木赐的后代,也是巨富,他曾散尽家财资助宗族国人。直至自己生病时竟无钱买药,死后无丧葬之费,段干生称赞他说:“端木叔,达人也。”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生卒年待考),兄弟俩;溧水山人(今江苏溧水乌山乡)。著名明朝大臣。
其父端木以善在明兴武年间曾任刑部尚书。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二人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端木孝思尤工书法。
明朝初期二人同为史官,明永乐年间,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思亦由儒士兵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
端木孝文曾先出使朝鲜,朝鲜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寿为名厚赠礼物。但端木孝文说:“吾持一节来耳,请以一节返”。人皆敬佩。
其后端木孝思亦出使朝鲜。端木孝文赠诗勉励,诗曰:“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指鸡瓴土炕烟。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端木孝思受领而去,后亦以一节报其兄。
朝鲜政府为表彰他兄弟二人在朝鲜期间的高风亮节,特设立“双清馆”以永为纪念。 朝鲜人深慕端木孝思书法,以得到他的手迹为荣,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
端木焯:(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治:(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国瑚:(公元1773~1837年),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年号太鹤山人;青田太鹤山麓人。著名清朝文士、诗人。
端木国瑚七岁开始学《易经》。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浙江学政阮元见端木国瑚的《画虎赋》,大加赞赏。邀赴杭州,就读于敷文书院。
所作《定香亭赋》,清思古藻,似齐梁人手笔,一时艺林相与传诵,阮元赞不绝口,以诗相赠:“谁是齐梁作赋才,定香亭上碧莲开,括苍酒监秦淮海,招得青田白鹤来。”由此,端木国瑚被誉为“青田一鹤”。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9年)中举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6年)端木国瑚赴京会试不第,却被授为知县。
端木国瑚潜心学业,呈请改任教职。
端木国瑚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精研《易经》。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以治经闻名的龚自珍在京与国瑚论《易经》,端木国瑚阐述“乾初九不易世”一节,龚自珍叹为闻所未闻。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宣宗皇帝改卜寿陵,端木国瑚受宗室大臣举荐被召赴京,选定陵址后,任为县令,又奏请任教官。清道光十三年考取进士,仍以知县任用,再呈请注销,改任内阁中书,先后三辞县令。
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朝鲜使臣慕名求见端木国瑚,说:“君所为《定香亭赋》,东国人皆传诵。”又请讲解《易经》,求取诗文经注手迹,欣然而去。同年农历3月,端木国瑚告老返乡,迁居瑞安。农历8月赴处州,游遂昌。农历9月感嗽疾,病故。
著有《太鹤山人诗集》十三卷、《太鹤山人文集》四卷、《周易指》四十五卷、《周易葬说》一卷、《地理元文注》四册。
端木:中国第三大复姓。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其世系失记。至20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据《端木氏家谱》、《祖德性谱》载: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西周末,有端木典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随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宝玉”,遂诞子,因名端木赐。赐字子贡,春秋卫(今河南浚县)人。生于周敬王已二十五年(前520年),卒于周贞定王十三年(前456年),享年64岁。子贡系孔子出色弟子,受到历代帝王祭祀和封爵。唐代开元间封为十哲之一,后追封为黎侯(因浚县古称黎阳),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人改封先贤端木子。清代,封子贡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子贡先世多单传,且居聚地不详。唯子贡有据可考,葬于祖籍今浚县大伾山南。
端木氏源远流长,祖述圣学,书香门第,历代英才辈出。端木赐的后裔目前繁衍已至八十八代。自先贤端木子贡之后端木家族有系统的族谱,繁衍、迁徙昭然有序。
在著名汉朝学者刘向的《刘向说苑》中,将端木赐之字称为子赣,并指出,“子贡”乃“子赣之误”。端木赐为鲁国宰相时,鲁公赐端木氏字子赣,因“赣”字的古读音为gòng(ㄍㄨㄥˋ),因而后人凡作“子贡”者,亦音讹所改。该说在汉朝典籍《石经》中也有修正:贡应作赣。
端木赐的诸多后裔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至今后裔宗脉遍布海内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及部分林氏。端木氏即是以先祖之名“端木”为姓氏,称端木氏。
后来“赣”字被读音为gàn(ㄍㄢˋ),是因古吴越人的地方读音而至,为汉语八大方言中赣方言的特点。今人因之。
第二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端木,早期见于回族的有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和东南沿海地区。
得姓始祖:端木赐(子赣、子贡)。
端木氏源出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名端木赐,即子贡,他能言善辩,是当时有名的说客,而且他还在鲁、卫、齐等国做过相。因颇受孔子赏识,他也因此名声大噪,后人一部分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端木;一部分以父字为姓,相传姓贡。故端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端木赐。
二.各支始祖:
端木子贡、端木倩:谱称始祖子贡(赣),孔门高足,祖居河南大梁之酸枣门,后迁山岽济宁,传至四十七世孙倩,宋室南渡,随迁金陵乌衣巷,再徙溧水留下屯,六十门世绅、绶、本华,明末自溧水迁括苍,绅、绶为丽水始祖,本华为青田始祖。
三.迁徙分布:
端木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四百四十七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七位。
据史籍《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
端木氏的后裔繁衍很广,不过,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所以,削弱了这个家族的阵容,因而名人很少见。例如子贡的第九代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曾去端姓木,隐居于鲁国。西汉初木肇之子木庚又复姓端木,迁归原籍。
南宋末年,宋帝都南迁,端木氏也从原居地迁往姑苏(后为苏州),现端木姓多分布在江苏及长江三角地区。至民国末年,逢日侵华战争,又有一支为避祸逃亡至上海,开创上海端木氏一族。同时又有几支出国发展,至今大多已颇有建树,成为一方富豪商贾。端木姓望族出鲁郡(今山东曲阜、泗县一带)。《百家姓生笺注》作“鲁国郡”。
四.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广平郡:广平郡始建于西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五.家乘谱牒:
浙江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端木或修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杭州武林印书馆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丽水、青田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端木或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六.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善言游说;精易安恬:上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人端木赐,字子贡,孔子的弟子,善于辞令。曾游说吴国出兵与齐国抗衡,既保全了鲁国,又使越国乘机强盛起来,得以称霸。擅长经商之道,富至千金。孔子称他为“瑚琏”(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比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下联典指清朝青田人端木国瑚,字鹤田,晚年号太鹤山人,曾受到督学阮元的知'遇。嘉庆年间举人;因精于《周易》和堪舆(风水),清道光年间官内阁中书,专门为朝廷相吉地。性情安静、恬淡。著有《周易指》、《太鹤山人诗文集》。
清节致远;鲁论雅言: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端木孝文出使朝鲜,朝鲜欲赠其厚礼,问其行李何在,孝文曰:“吾持一节来耳,请惟一节返。”人服其清节。下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端木赐善言辞,曾说吴敌齐以存鲁。
2.五言通用联:
廉平称治绩;性道在文章: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
瑚琏传美誉;达人见清操:上联典出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誉称。下联典指端木赐(子贡)的后裔端木叔,尽散其资于宗族国人。段干生称之曰:“端木叔,达人也。”
子畴留赋源;鹤田有诗集:上联典指清朝侍读端木埰,字子畴,江宁人,工书,著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下联典指清朝诗人端木国瑚,字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清道光中官内阁中书,有《太鹤山人诗文集》等。
3.八言以上通用联:
守经达权,兼通货殖传;联骑结驷,并有使臣才: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下同)。
性道在文章,深造自得;廉平称治绩,遗爱无穷:此联为河南省汲县端木子祠联,祠祀(全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下同)。
清节远人钦,不但离文华丽;明德诸贤逊,能料执玉高卑:上联典指明朝名人端木孝文事典。下联典指周朝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事典。
七.历史名人:
端木赐:(生卒年待考),字子贡,是孔子的弟子。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之中,端木赐是最为神采飞扬的一位。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会做生意,所以家累千金。
端木赐出任过鲁、卫等国的宰相,曾到齐国、吴国游说,使齐、吴互相攻战,从而解除了对鲁国的威胁。
孔子对这位得意门十分欣赏,曾比之为“瑚琏”。而子贡对老师孔子也衷心推崇,无以复加。
有一次齐景公问端木赐:“孔子之贤若何?”他马上回答说:“圣人也,岂直贤哉。”说孔子不止是贤人,简直就是圣人,并且还说:“赐终身载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赐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勺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字知江海之深乎!将孔子与天、地以及江海相比。
端木叔:(生卒年待考),战国时期端木赐的后代,也是巨富,他曾散尽家财资助宗族国人。直至自己生病时竟无钱买药,死后无丧葬之费,段干生称赞他说:“端木叔,达人也。”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生卒年待考),兄弟俩;溧水山人(今江苏溧水乌山乡)。著名明朝大臣。
其父端木以善在明兴武年间曾任刑部尚书。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二人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端木孝思尤工书法。
明朝初期二人同为史官,明永乐年间,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思亦由儒士兵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
端木孝文曾先出使朝鲜,朝鲜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寿为名厚赠礼物。但端木孝文说:“吾持一节来耳,请以一节返”。人皆敬佩。
其后端木孝思亦出使朝鲜。端木孝文赠诗勉励,诗曰:“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指鸡瓴土炕烟。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端木孝思受领而去,后亦以一节报其兄。
朝鲜政府为表彰他兄弟二人在朝鲜期间的高风亮节,特设立“双清馆”以永为纪念。 朝鲜人深慕端木孝思书法,以得到他的手迹为荣,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畴,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文学家。
端木焯:(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治:(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书画家。
端木国瑚:(公元1773~1837年),字子彝、鹤田、井伯,晚年号太鹤山人;青田太鹤山麓人。著名清朝文士、诗人。
端木国瑚七岁开始学《易经》。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浙江学政阮元见端木国瑚的《画虎赋》,大加赞赏。邀赴杭州,就读于敷文书院。
所作《定香亭赋》,清思古藻,似齐梁人手笔,一时艺林相与传诵,阮元赞不绝口,以诗相赠:“谁是齐梁作赋才,定香亭上碧莲开,括苍酒监秦淮海,招得青田白鹤来。”由此,端木国瑚被誉为“青田一鹤”。
清嘉庆三年(公元1799年)中举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6年)端木国瑚赴京会试不第,却被授为知县。
端木国瑚潜心学业,呈请改任教职。
端木国瑚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精研《易经》。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以治经闻名的龚自珍在京与国瑚论《易经》,端木国瑚阐述“乾初九不易世”一节,龚自珍叹为闻所未闻。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宣宗皇帝改卜寿陵,端木国瑚受宗室大臣举荐被召赴京,选定陵址后,任为县令,又奏请任教官。清道光十三年考取进士,仍以知县任用,再呈请注销,改任内阁中书,先后三辞县令。
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朝鲜使臣慕名求见端木国瑚,说:“君所为《定香亭赋》,东国人皆传诵。”又请讲解《易经》,求取诗文经注手迹,欣然而去。同年农历3月,端木国瑚告老返乡,迁居瑞安。农历8月赴处州,游遂昌。农历9月感嗽疾,病故。
著有《太鹤山人诗集》十三卷、《太鹤山人文集》四卷、《周易指》四十五卷、《周易葬说》一卷、《地理元文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