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的来源

新百家姓排名:0

忻氏始见于宋代著作考
忻氏本是稀见姓氏,在现代又因人才济济而为人们所熟见,但忻氏见诸文献始于何时呢?
我们查找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宋代人名索引,虽有忻氏之姓氏,但没有忻氏之人名,唐代以前则更是难以查稽。
所幸能从宋代著名大学问家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 中,看到了“谈论既,悦忻如” 一句,并在“忻”字下注有“忻氏见《姓纂》” 。可见在宋时的《姓纂》一书中已收有“忻”姓。
对此,我们尚不满足,因为仅凭王应麟一家之说,还只是孤证,最好能找到《姓纂》这本书。可惜我们现在很难见到这本书,全国善本书目中也没有记录哪家图书馆藏有此书。在目前能见到的宋代所有的姓氏书中,如在宋代邓名世所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现存版本中,也没有介绍忻氏,真是旁证难求。
幸运的是我们查找到宋代姓氏书的版本记录。据《丛书集成》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校勘记介绍,南宋绍兴年间刊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目录中有忻姓,归在上平声二十一欣部。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刊本是个残本,二十一欣部正好残缺,我们仍然无法了解忻姓的来源。
尽管如此,我们已为忻姓始见于宋人著作找到的旁证,证明了忻姓最早已在宋代为人所知。而这也符合《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所言忻氏始祖始于宋的说法,以文献相证,应可有一个结论了。
宋有忻村之名
查《四库全书》时,看见有一首记载忻村的诗,这是南宋时王洋所撰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名为《自忻村被酒归失方竹杖》,诗云∶我贫难致逺,得此有夤缘。弟为兄身老,书来意巳传。扶衰惟献直,入手不随圆。偶向醉中别,如何不黯然。
王洋,字元渤,山阳人,以省试第二名中宣和六年(1124年)甲科,绍兴(1131年)初,累官起居舎人,知制诰直徽猷阁,歴典三郡,著有《东牟集》。
由诗中可见,他是到过忻村的。只是不知这个忻村在哪里?而查《咸淳临安志》,见三十九卷于潜县丰国乡十七都有一个忻同堰,而在昌化县的玉仙乡有一个忻村溪堰。估计这个忻村可能在忻村溪堰附近了。咸淳年间在1265~1275年间,已是南宋末年。王洋在南宋时做官,他的活动范围也在南宋首都杭州(临安)附近,所以,有理由相信,他到过当时临安府的昌化县玉仙乡的忻村。
湖州德清县忻氏考
在一些古文献中除了介绍忻都外,还有我们在史料中常见的三位忻姓名人。在明朝凌迪知所编纂的《万姓统谱》一书中,介绍了三位忻姓名人,而在清朝初期编撰《古今图书集成》的氏族典中,也照样收录了这三个忻姓名人,他们是∶
忻恭逊 博罗人 成化举人 任教谕
忻 祥 漳州人
忻 伟 吴堡人
同时,《万姓统谱》又说“湖州府德清县有忻氏” 。
经我们查核万历《湖州府志》,在卷七第二十三页中查到∶
忻 祥 天顺成化年 任德清县训导
而我们在《八闽通志》中又查到忻祥曾在成化年间任罗源县训导,由此可见,所谓“德清县有忻氏” ,可能即是忻祥。而忻祥原为漳州人,如忻祥后来在德清县定居的话,则可能在德清县尚有忻祥的后人。
另外,在《万姓统谱》的氏族博考卷七中说,“忻氏为本朝希姓,不知所自起” 。可见此书的作者可能也没有看见完整的宋刊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纂》等书,或许他也是在当时的方志书中抄录了三个忻姓人名,记录了明成化时期的忻姓名人。
在湖州府德清县当训导的忻祥如原籍为漳州,就有可能如《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所说,忻都公之长子“敬宗公袭指挥职复往福建” 。则忻样为敬宗公之后,后来又从福建漳州到罗源县和湖州德清县做官。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忻祥不是敬宗公之后,而是在宋时与安庆公同族而居于福建南安的忻氏之后,此一支忻氏后来由南安南移定居漳州,这就需要我们再查找南安和漳州的文献后才能证明。
忻姓和欣姓是否一家
在一些姓氏辞典中常将忻、欣混为一族,由于“忻”字和“欣”字的音义相似,就造成了一些误会,认为“欣”姓也作“忻”姓。因此有把五代时的欣彪写作“忻彪” ,也有把元代的忻都写作“欣都” ,甚至那位在清代咸丰年间当过鄞县知县、宁波知府和宁绍道台的段光清,也把陶公山忻氏写成欣氏。
其实,如果从广义的忻、欣同音同义去理解,可能会连成一家,但这方面史料是很难考稽的。而且,同音的姓还有“新” 、“欣” 、“昕” 姓等好几个,都属于较罕见的姓氏,而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会说这些姓氏都是始于一族的。从现有文献来看,也很难看出“忻”与“欣”曾是一家。
据明嘉靖年间人陈士元撰《姓觹》中说∶“忻姓,《千家姓》云∶天水族” ;“欣姓,《千家姓》云∶渤海族” 。天水在今甘肃天水市一带,而渤海则在今河北沧州市一带,两姓族望远隔千里。当然,《千家姓》所说渤海谅是以五代时的欣彪为依据的,因为史书上说他是渤海人。而据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说,“欣氏望出西河” 。则应是西河郡人,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指老黄河故道的入海口迤西,即河南至山东的那段黄河西岸,这里离渤海郡倒不远。
另外,根据最近利用现代统计资料编撰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所载,忻、欣两姓的分布上也有不少差异,也很难说有相通之处。
忻姓∶分布于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福建之宁德,四川之马边等地。
欣姓∶分布于黑龙江之嫩江,山东之鱼台,浙江之余姚,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而另据《中华姓氏大辞典》的调查,欣姓还在河北乐亭,甘肃临泽,安徽淮南,贵州赤水,江苏高淳和武进,浙江宁波、余姚及江山等地有分布。
那么,“忻、欣之合” 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此说法的呢?在《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已有人提到忻氏前辈有“忻彪” (亦即五代时的欣彪) ,但并不说在春秋时已有忻姓。而欣姓起源中有“春秋时曹叔支庶公子欣时之后”一说,还有“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 一说。我们还查阅了一些文献,发现在1921年出版的臧励和撰的《姓氏考略》中也把忻、欣两族连了起来,他在引了两段《路史》中关于欣氏起源的资料后,说∶“欣氏一作忻,或元时忻都之后” 。又说∶“元时忻都亦作欣都,后有欣氏” 。另有一些姓氏书说∶“欣姓,变姓忻。”这都有些不知出处,因果不明。也正是因为有些人以忻、欣两字音同义通,推断为忻、欣一家,造成了忻、欣姓氏称呼的混乱。
有意思的是,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变迁,现存忻氏宗谱尚存三种,而欣氏宗谱却未见著录。我们很希望能看到欣氏宗谱,以进一步解开忻、欣两族的历史之谜。
忻氏郡望的天水痕迹
明代《千家姓》中说,“忻氏,天水族。” 但未注明资料来源,而我们也应该相信,当时编《千家姓》的人,应查过明代以前的姓氏书和地方志,当时的资料应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数量多而更可靠。
同时,我们在核对《万姓统谱》提到的三个忻姓名人的籍贯时,也发现了忻氏郡望天水籍的痕迹。三位忻姓名人中有一位叫忻伟的,是吴堡人。吴堡县在陕西北部,与天水郡相近,如果他不是由福建迁去的,就有可能本来就在甘、陕一带定居。我们希望能找到他的史料。
忻恭逊原籍博罗考
在《万姓统谱》里记载的第一位忻姓名人就是忻恭逊,说他是博罗人,成化举人,任教谕。
博罗有两处,一外是广东惠州府博罗县,这是个县名。另一处是在浙江余杭县东北的一个小镇,叫博罗镇,也叫博鹿或博陆镇,倒是离忻祥当训导的德清县不远。
按照常理,似乎应以县名报籍贯,那就要算广东博罗县人。说明忻氏有一支已从南安迁往广东,如果他是在成化年间中举,那么在明、清两代所修的《博罗县志》里应该能找到忻恭逊的名字。
但如果是在离德清县不远的博罗镇定居,那么就要再查明、清两代所修的《余杭县志》,那里也应该能找到忻恭逊的名字。因为这也是关系到忻氏家族南迁广东是否事实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
要了解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情况,最好查阅那部《鄞县通志》,这部县志从民国二十二年创修,民国二十六年大体修完,抗战胜利后续修,而在1951年才印完。它是一部集旧时代鄞县资料大成的县志,荟集了历代修史者的不少心血和宝贵史料。
在《鄞县通志》的舆地志氏族卷中,有一段介绍忻氏的话∶“本族生产惟持渔业,近年尚称发达。经商上海,亦颇有崛起者。故各家生计尚不至竭蹶。” 又说∶“商最多,渔次之,农又次之,学最少,间有出仕者” 。
当时统计忻氏人口有三千户,约一万人。据调查,涉及忻家地名的及有忻氏居住者较多的地方有∶
永顺乡 有陶公山、老三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嘉乡 有陶公山、老二房、许家、大小房、余家等地名。姓氏有忻姓、许姓、余姓及其他姓。
永善乡 有陶公山、老大房、老二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泰乡 有陶公山、余家岙、王家、大岙底等地名。姓氏有忻姓、余姓、王姓及其他姓。
注∶永顺、永嘉、永善、永泰四乡,村居相连,通称陶公山。其邻村里距亦无甚异,以忻氏宗祠为中心,东至曹家山头0.5里,西至许家0.3里、北至史家湾0.8里。
永福乡 东至长漕,南至谢家庄,西至邵家弄,西北至五港。姓氏有忻姓、朱姓、李姓、励姓、钱姓、范姓及其他姓。
戴港岸乡 东至撺竹庙,西至打石弄,北至拗手漕,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戴姓、李姓、杜姓、林姓及其他姓。
史张薛乡 东南至曹家,西至薛家、张迈岭。姓氏有忻姓、史姓、曹姓、陈姓及其他姓。
山水乡 东南至横街,东北至下水,西北至鸡山头、沙家山。姓氏有忻姓、钱姓、袁姓、陈姓、朱姓、余姓及其他姓。
圆堍乡 西至双桥、湖墅桥,有上水、沙家山、岩官庙。有忻家地名,却无忻姓。姓氏有李姓、徐姓及其他姓。
球南乡 东至五袋底,南至下三叉,西南至胡家,北至龚篆沙。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但朱姓为大姓,还有邵姓、施姓、杜姓、陈姓、史姓、徐姓、袁姓、叶姓、龚姓及其他姓。
注∶球南乡在咸祥。当地居民除农业外,兼渔业和盐业,并植棉花。据说在那里还有忻氏“自” 字辈人士健在。
由上可见,除陶公山外,忻氏分布在周围地域还是较广的。至于近一百年来,由上海而向全国各地,以及由陶公山而向海外发展更是分布广泛,人口也越来越多。据估计,除陶公山外,上海可能是忻氏定居人口最多的地方,人数不少于五千。
目前已知的陶公山忻氏宗谱
忻氏宗谱是忻氏子孙寻根问祖、连结血亲和情谊的有力依据。据目前所知,明嘉靖年间曾遇灾失谱。后来在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由陶公山忻氏六世祖忻廷桂修过宗谱。再到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也修过宗谱。到了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又修过宗谱,这本谱由十一世祖忻澐涛作序。后来在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又修了一次谱。这四次修的宗谱,似乎都是总谱,因后来清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修的二房支谱中说∶“皆四房合谱” 。
当然,随着忻氏人口繁衍,家族兴旺,各房自然要分房修谱。于是,在同治年间,分房开局修纂支谱。据称是三房先告成,长、四房亦依次纂成,而二房因系属最繁而晚成,且卷帙有二十三卷之多。然而到了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二房又续修支谱,到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又修了一次。但上述各宗谱和支谱,我们现在都难以看到了,因为,随着历史的变迁,加上宗谱的印刷量少,所以,忻氏宗谱已成为稀世珍本。现在我们所知在全国各图书馆中仅藏有四种,全本只有一部。
宁波天一阁藏有两部,一部是民国八年(1919年)木活字排印本《鄞东忻氏老三房支谱》,民国时戴廷祐纂修,共十二卷加首一卷,共十二册,这部是完整的。另一部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新昌石氏木活字本《鄞东忻氏支谱》,民国时忻德寿、忻祖烈等纂修,不分卷,存一册,是个残本。
在上海图书馆中藏有一部《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民国时忻德寿、忻祖烈等纂修,仅存一册,并注为四修本。由书中可知此本只是个抽印本,因为这一册中所述之谱系仅是忻鎡及后代的谱录,不涉及其他各房派。因忻鎡为二房,所以这本谱只能算是二房中的一支房谱。
而另一部藏在奉化县文物管理所的《陶公山忻氏支谱》,也是个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木活字本,由民国时十七世祖忻江明所修,也是不分卷,也不注明册数,因此无法看出这部支谱是否全帙。但后注有∶“谱创自清光绪元年童觉轩” ,这“童觉轩” 谅是“董觉轩” 之误。因为据《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光绪元年序中所说∶“全书体例则请董君觉轩裁成焉” ,这位董觉轩就是董沛,是清末一位硕儒,也是忻氏的亲戚,由此可知这本支谱可能也是二房的支谱,因为正是董沛在光绪元年为二房的支谱裁定体例,还写了序。
当我为了解忻氏宗谱而查找各地藏书目录时,在陶公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地还有一部忻氏宗谱被发现。我去看书后才知道这是由两部残本拼成的四房支谱,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部四房宗谱。
这部《忻氏竹介堂支谱》(四房堂号竹介堂)共有四卷。也是在民国时由戴廷祐纂修,民国八年(1919年)刊印,共四册,缺第一册。此为民国己未重修本,用白纸印。另一部《忻氏竹介堂支谱》也是四卷,为民国时忻启陶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刊印,共六册,缺第二册。此为民国丁亥重修本,用黄纸印。将这两部残本配在一起,大致可以配齐全帙,但总觉不是原本,有遗憾之感。
忻氏宗谱能保存已属不易,而能在四房中有两房的谱系完整,也算大幸。希望能在今后还能完整发现更多的忻氏宗谱,为了解和研究忻氏历史提供丰富的文献佐证。
有关忻都公的文献初考
忻氏宗谱中说∶“嘉靖三十二年遇灾失谱。”于是给后人在考证前辈事迹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早只知陶公山忻氏祖先有两位著名人士,一位是始祖安庆公,一位便是定居金塘的忻都公。安庆公只见于宗谱中万历甲辰年序,而忻都公因史书有名,而宗谱中记述甚详,然而也带来了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让后代人在考证中颇费踌躇。
以宗谱而论,万历甲辰年序应为忻氏文献中之最早者,言之咄咄,不能不信。然而从史书去反证,却也是可商榷之处不少。
如始祖安庆公在宋仁宗时为滁州牧一事,考宋仁宗时为1023年至1063年,宋史中无记载,滁州志中亦无记载,且不去说此事真伪,而往下至宋度宗咸淳末年有忻都公登解元事,在年份上亦难以相符。因宋度宗咸淳末年约在1271年至1274年左右,与安庆公时仅隔250年左右,按二十年一代而注,也仅只十二代,但忻都公是十四世孙。如勉强计算,即使安庆公在1023年起应已有孙儿忻俞公,当时如为四十岁(我们用了极上限算法,从宋仁宗天圣元年算起)。那么忻都公只可能在1243年左右出生,才有可能在1271年左右登解元之榜(估计在三十岁左右)。但这仅仅是初步计算,而在250年中按这样二十年一代统计出生时间还仅是个异数,因为二十年一代的计算条件是很苛刻的,在北宋后期和南宋时期的兵荒马乱年代应无这种可能。
但是,如果忻都公真是在咸淳末年登解元,那么旧谱中所说的元至元二年谪授本府定海县尹一事又难与史书年份相符。我们已知宋咸淳末年约在1271年至1274年左右,而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前一个至元二年恰在咸淳初年(即在1265年),当时忻都公不可能做官,而后一个至元二年在1336年,即使忻都公中解元时年方二十,那么事隔61年左右之后,他也不可能以81岁高龄去任定海县尹。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无法解释宗谱中所说,当忻都公年老退休后,他儿子敬宗公(十五世)在明洪武十三年时,以年高之岁还要回福建老家,因为中间隔了元代九十年,如忻都公活动于宋末元初,则敬宗公要长寿到明初而七世同堂,似不可能,这是据宗谱的表中所言,十七世仲仁公至二十世遄公(即胜道公之父)都在元代出生,胜道公(二十一世)也在明洪武三年出生。。
而宗谱所言自仲仁公(十七世)至胜道公的生辰似乎也有疑义,且看∶
十七世仲仁公生于元武间
十八世徕公生于泰定四年(1327年)
十九世福公生于元统二年(1334年)
二十世遄公生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
二十一世胜道公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
查元代无元武年号,可能是元贞之讹,当在1295~1296年,仲仁公三十岁左右生徕公,当不会错。但徕公生福公时仅八岁、遄公生胜道公时仅十五岁,另有颛公(生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生尹观公(生于宣德十年,1435年)时仅十一岁,都是年号凌乱之因造成,可见嘉靖年间遇灾失谱后的损失惨重,靠事后一些老一辈人的回忆凑弄来的家谱资料总有缺憾。
实际上,我们认为忻都公在元代的生活时期应在元后期,这样才能合理解释自安庆公以后十四代人的时间分布,也能与明洪武十三年忻敬宗率家人回福建老家的时间接上。
以上就是我们以宗谱证史书,又以史书证宗谱的反复比较结果,应是可商榷之处。
接着,我们遍查各史书方志,见到了不少“忻都”之名。因为宋朝已有忻姓之称,我们也排除了忻氏为蒙古人忻都之后的可能,事实上叫忻都的不仅有蒙古人,还有维吾尔族人和回族人。在《元史人名索引》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叫忻都的人∶
屯田高丽的忻都
阿合马之子忻都
吏部尚书忻都
反晋王被斩的忻都
诸王忻都
岭北省臣忻都
云南左丞忻都
宣政院副使忻都
瞻思丁之子忻都
元世祖时将军忻都
上都卫官忻都
在《明史》中还有∶
元将忻都
同佥忻都
征日本的忻都
接着,我们再把史书中的忻都史料按年份排列了一下,以了解忻都的活动历史和范围,看看哪位最有可能是忻氏的先祖忻都公,结果发现了一个横亘百余年的忻都。且看∶
1265年(元至元二年,宋咸淳元年)
谪授本府定海县尹(见宗谱)。
1270年(元至元七年)
忻都(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任高丽经略使(见三史同名录)
1271年(元至元八年)
四月,忻都任高丽凤州经略史,讨裴仲孙(见蒙兀尔史记)。
五月,史枢、忻都等对珍岛贼,大破之(见元史)。
1273年(元至元十年)
春正月命忻都、郑温、洪荣邱讨耽罗(见新元史)。
1274年(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忻都登解元之榜(见宗谱)。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
忻都为郴县达鲁花赤,进义副尉衔(见万历郴州志)。
徽州路达鲁花赤有明威将军忻都,徽州路判官有忻都,承德郎(见
弘治徽州府志)。
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
十一月,廉希宪卒,廉希宪一名忻都,维吾尔人,成吉思汗宿卫(见
蒙兀尔史记)。
忻都为征东元帅、后为行省右丞(见三史同名录)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春正月命忻都、洪茶邱由高丽泛海至日本(见元史)。
六月,忻都与日本兵战于鹿岛失利(见新元史)。
八月,忻都为中书右丞(此为在高丽的忻都),(见新元史)。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
阿合马之子忻都伏诛(三史同名录)
1285年(元至元二十二年)
忻都为踢里王诏讨使(见新元史)。
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忻都为湖州达鲁花赤(见万历湖州府志)。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
忻都由吏部尚书除,任吏部参知政事(见元史)。
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
忻都任尚书省参政知事(见元史)。
十月,忻都等十二人理算六行省钱谷(见新元史)。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
忻都由江浙参政升尚书左丞(见元史)。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忻都任尚书省右丞(由左丞转),(见元史)。
在高丽之忻都所部别笳尔(黑龙江黑水府)田户饥,给九十日粮(见
蒙兀尔史记)。
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
忻都任尚书省平章政事(见元史)。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三月,桑哥党纳速剌丁灭里,忻都、王巨济并伏诛,定赃罪十三等
(见新元史)。
忻都讨伐西北叛王(见元史)。
1295年(元元贞元年)
南安县达鲁花赤有忻都,大德前任(见八闽通志)。
福宁州同知有忻都,元贞间任(见八闽通志)。
1296年(元元贞二年)
三月,忻都言晋王甘麻剌朵儿带言月儿鲁皆有异图,诏枢密院鞠之,
无验,帝会言晋王死,言月儿鲁者谪从军自效(见元史)。
忻都论死(见新元史)。
溧阳州同知有忻都(见至大金陵新志)。
1297年(元大德元年)
福清州同知有忻都,大德间任(见八闽通志)。
福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有忻都,大德间任(见八闽通志)。
1300年(元大德四年)
忻都任石埭县达鲁花赤(见嘉靖池州府志)。
忻都,蒙古人,大德间监石埭县,旧置岁输秋苗二万八千石,皆本
邑转输山陂,所费不赀,都请改折色名轻赍,著为令,民立宣化碑
以颂其德(见大清一统志)。
十二月赐诸王忻都钞五万锭。按忻都为东道诸王(宗室表∶烈祖系,
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故以为高丽凤州经略使,国王忽林赤亦听其
节制(见蒙兀尔史记)。
1301年(元大德五年)
忻都在石埭县泮宫前建碧澜亭(见嘉靖池州府志)。
1304年(元大德八年)
忻都为鄞县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朝散大夫忻都为庆元路总管府同知,大德、延佑间(见延佑四明志)。
忻都为庆元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忻都为录事司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1308年(元至大元年)
忻都任泉州路总管府判官(见八闽通志)。
1315年(元延佑二年)
忻都任南安县达鲁花赤,延佑初任(见八闽通志)。
福宁州同知有忻都回回,延佑间任(见八闽通志)。
惠安县达鲁花赤有忻都(见八闽通志)。
1320年(元延佑七年)
忻都为岭北省臣(见三史同名录)
1322年(元至治二年)
忻都为定海县令(见重修定海县记)。
1324年(元泰定元年)
忻都任滁州府判,奉议大夫衔(见滁州志)。
1328年(元天历元年)
忻都(回回)任云南行中书省左丞(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1330年(元至顺元年)
忻都任滁州达鲁花赤,奉议大夫(见康熙滁州志)。
忻都为云南左丞(三史同名录)
1331年(元至顺二年)
忻都为湖州达鲁花赤(见万历湖州府志)。
1336年(元顺帝至元二年)
忻都谪授本府定海县尹(见宗谱)。
1338年(元顺帝至元四年)
福宁州达鲁花赤有忻都,至元间任(见八闽通志)。
福建市舶提举司提举有忻都,至正前任(见八闽通志)。
1341年(元至正元年)
后五年(即指至正元年),忻都复升右纳言,又转升庆元路统辖兼总
督军务事,奉旨提兵二十余万同洪查伐日本凯旋,奸相王基妒贤能
忌茂绩(见宗谱)。
1345年(元至正五年)
余自延佑三年别冯彦思,至今已有二十九年不得再见,忻都舜俞来
访今于甬东林庐,舜俞共学勤苦,严利义之辨而不苟合,今年舜俞
又来曰,某辈得学于彦思,自喜入门之不差矣(此忻都字舜俞,为
回回氏,能诗),(见程端礼之畏斋集)。
至正间,忻都又任泉州路总管府判官(见八闽通志)。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
忻都任卫官(三史同名录)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
正月,以宣政院副使忻都为太子詹事(此为吐蕃宣政院),(见元史)。
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
乘徐达等离安丰,元将竹昌、忻都入据安丰(见明史)。
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
徐达破安丰,获元将忻都(见明史)。
1373年(明洪武六年)
秋,陈德出兵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
人(见明史)。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
朝廷移民关外令下,忻敬宗回福建,忻睦宗迁入定海县城车苏巷(见
宗谱)。
另外,还有一些元人诗文集尚未查全,成吉思汗的六世侄孙忻都(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的生卒年份也未查到。但是,可以说有关忻都的史料大部分已找到了。
在查考史料的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除了东北之外,几乎凡是忻都做过官的地方,都有忻氏后裔在那里生活,或者说是早期忻氏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如福建南安、安徽滁州、浙江湖州、鄞县、定海等。诚如乾隆庚子年宗谱序中所说,“皆为都公遗裔,而分居异地,是虽天隔一方,从吾祖视之俱一本也。”
值得注意的是,按元代蒙古定制,达鲁花赤(一个地方或部门的最高长官)必以蒙古人充任,总管(行政人员)可由汉人充任,而同知(行政人员)应由回回人充任。由此,如果我们排除了忻都公的蒙古人身份,则有关任达鲁花赤一职的“忻都”应不是忻都公似乎可以确定。
然而,也正是乾隆庚子年宗谱序中的另一段话,又使我们对忻氏祖先的种族之谜有了新的研究话题。这段文字是∶“又唐大中年间每科进士榜中必取姓氏希僻者一二谓之色目,又名榜花。五代时忻彪举进士,明有进士忻伟,我祖宏勋公讳都,在元世祖至元间赐进士出身为尚书左丞,然则若彪公、若伟公、若都公,所谓榜花色目非耶。”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全录这段文字,是因为这段文字疑有脱文。如论进士,排到序列应将元忻都公排列在忻伟之前,后面若彪公、若伟公、若都公的次序也有些不对,最后一句似乎更令人费解。另据唐代习俗,也称姓氏稀僻者为色目人,而正是此色目人,在元代的四大人民分类中,竟然位居第二等,在蒙古人之下,而高于汉人(包括契丹、高丽、女真等北方民族)和南人(即南宋遗民)。有意思的是,色目人包括哈剌鲁、钦察、唐兀、阿迷、秃人(秃伯歹)、康里、畏吾儿、回回、乃蛮、阿儿浑、撒耳柯思、斡罗思、汪古、甘木里、怯失迷儿等,我们原先排除的忻都公可能属畏吾儿(维吾尔族)族或回回族,而这两个民族都属于色目人,而且这两个民族中都出现过忻都的人名。如此看来,乾隆庚子年宗谱序的作者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我们无法推测其中含意。
当然,由于旧谱遇灾,所以对旧谱顺序或年代不免会有失误。如万历甲辰年宗谱序便有年份和史实之误,其中忻都公在元至元二年谪授本府定海县尹一事,疑应为元至治二年之事,因为宁波名士袁桷曾写过一篇《重修定海县记》 ,记述忻都治定海之事甚详。而后的五年复升右纳言,又转升庆元路统辖兼总督军务事,奉旨提兵二十余万同洪查伐日本凯旋的事,就有些张冠李戴了。因为讨伐日本的事仅仅发生在元至元十八年,忻都和洪茶邱等率军由高丽泛海攻日本,因为天气和兵力等原因,大败而回。至于奸相王基,此人不见史传,无法稽考。由此,我们认为可信的是忻都公是位在元代做过中层地方官员的贤明之士,他任官的时间应在元大德年间至至顺年间,前后约三十多年。这段时间内他可能在任过福清州同知、庆元路总管府同知、定海县令、滁州府判后,最后任过湖州达鲁花赤(元朝后期可能对汉人任达鲁花赤已不严格),然后回金塘退休。
据宗谱所言,安庆公曾任滁州牧,州人感德而庙祀之。但遍查宋史和滁州志并无滁州刺史忻安庆之名,也没有祭祀之庙,却有元时忻都任达鲁花赤之事(相当宋时刺史),好像不会错讹那么大。但我们想,会不会是失谱后重修时把人名和辈份混错了,滁州和池州同属安徽,发音差不多。而忻都恰恰在池州的石埭县当过官,并为石埭做了一件好事,离任之时,有百姓立去思碑纪念他做的好事。当然,这只是推测,我们还将进一步查考史料,以便作出更有力的考证。
老二房家谱有不同
上海图书馆藏有忻氏老二房家谱一本,几经周折,已由上海忻氏联谊会复制完成。但由于这本家谱毕竟是个缺页的抽印本,所以常让人感到不足而遗憾。
最近有机会去了趟宁波,在天一阁领导同志的帮助下,我见到了记载在《中国家谱总录》中的忻氏家谱的另一本老二房家谱。这一本家谱虽然也是个残本,但幸运的是,我补到了上海图书馆本缺页的一些内容,知道了天一阁本是比上海图书馆本更早的版本。
天一阁本封面用蓝色布装,内芯是白纸,比上海图书馆本的黄纸本漂亮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谱中有一些文章是上海图书馆本所没有的,如宁波文人林景绶写的《树德堂记》、忻廷相写的《红树山庄记》。由于天一阁本残破比上海图书馆本还厉害,所以较难比较两本家谱的优劣,只能互作补充。而能够补齐上海图书馆本缺页的是祠规的第六页,在端一公墓道禁例下,还有子西公墓道禁例,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在《中国家谱总录》 中还记载着奉化文管所藏有一本忻氏老二房家谱,如果奉化本还能补足上海图书馆本的不足,那就更好了。当然,我还奢望着有一天能发现一部完整的老二房家谱,因为老二房的人口众多,足本家谱有二十三卷之多,资料性十分可观,对研究忻氏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三房家谱中的新发现
在天一阁终于见到了鄞东忻氏支谱的老三房家谱,这部家谱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忻氏家谱。共十二卷十二册,卷首有旧谱序跋、凡例、排行和祠记,卷一是祀规、祀产田亩土名、诰敕、恩荣表、特行表、仕宦表、科第表、庠序表、掾吏表、贡监表、节妇表、像赞、墓志、行述、先人艺文、寿序、寿诗和旧谱图,卷二、卷三是世系图,卷四是子鲸公派,卷五至九为子象公派元亨利贞四房派,卷十至十二则为元房广预公派下仲季两房,后有补遗为螟蛉一节。
老三房家谱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忻氏家谱的地方,就是保存了先人艺文一节,在老二房和老四房家谱中均不见有先人艺文,而正是这先人艺文一节,让我们看到了明以前的忻氏祖先的诗文著作,有些还真能补《全元诗》 和《全明诗》之不足呢!
由于这部老三房家谱也是在民国己未年所修,所以它的尺寸大小和格式都与我们看到的老四房家谱一样。而让我们失望的是,在这部完整的家谱中也没有其他家族的家谱经常有的祖宗图像,而只有像赞,不知是修谱时无法找到好的画家画像呢,还是老家谱中一直没有而后代也不敢自作主张去画,总之这是一个遗憾。

忻都公的诗
研究忻氏史,忻都公是个关键人物。在“东钱湖志”中我们第一次读到了忻都公的一首律诗《咏游东湖》 ∶
草玄阁下任春归,燕子双双款竹扉。
独向武陵长避世,只应鸥鸟共忘机。
万金湖上还垂钓,千仞冈头且振衣。
老阅人间浑戏极,得建摩诘好相依。
而这首诗我们在天一阁的老三房家谱中又一次读到了,可见忻锦崖在编《东钱湖志》 时,有心把忻都公这首诗从家谱中选出来编入书中。而此诗早已刻入老家谱中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编《东钱湖志》 时还没有这部民国己未年重修的老三房家谱呢。
只是在老三房家谱中把这首诗的题目错了一个字,将“咏游东湖” 的最后一个字错为“愿” 字。
另外,在老三房家谱中还有一首失题的“黄莺儿” 词∶
功名忠义,
先抗劲节不避奸。
天颜直犯谪蛟从,
提弋征日边。
跨海凯歌旋顿息,
权威斗印捐。
识卓天见机明决,
憩向白云闲。
(右词赋宏勋公事而失其名)
这首词署宏勋公名,意即为忻都公所作,但后有小注又似乎不是忻都公所作,乃是颂扬忻都公之事,因此我想这首词不同于一般词。
经查词书,“黄莺儿”词牌的字数远比这首词要多,而“黄莺儿令”词牌的字数与这首词相近,且填词之字数、韵脚相押也对,就是断句后有些词意还不好解。有意思的是,用“黄莺儿” 或“黄莺儿令” 词牌填词的人还真不多,因此,不管这首词的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如何,编入词书还是有意义的。
忻都公的另一种史料
在最近查访忻氏迁移过程的史料时,意外地发现了有关忻都公的另一种史料,由于这是忻氏分支的另一种说法,因此也有必要进行研究。
明代即有忻氏在湖州的德清县居住,这是有文献可证的。在明万历年的《湖州府志》 中记有忻祥是漳州人,当过德清县训导。但我们原先以为德清的忻氏是因为忻祥而迁居在德清定居的,而最近细看清同治年的《湖州府志》 才发现,德清的忻氏竟是忻都的直接传衍子孙,在德清县还有一个忻村地名,现属下舍镇。
据《湖州府志》卷七十八的人物传中记载∶
忻都,字有章,德清人(旧通志作杭人)。顺帝时官至万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徐达常遇春破安丰,据其城后,达分兵围庐州,都乘间率师取之。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徐达引兵昼夜环攻不下,乃于城东坝潜穿隧道,城坏二十余丈。都率兵将走汴梁,达引大军追之,转战四十余里,马蹶被获。残劝之降,怒曰∶大丈夫以身殉国,复何言。从容就戮。
这位忻都在明史中确有记载,是一位元朝将军。但如果这位忻都真是忻氏之祖的话,那么陶公山的忻氏开山祖端一公的上代排行便又难以解释了。同样,在湖州的元代史上也有两任达鲁花赤(知州)是忻都做过的。一任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一月,当了近四年,在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八月才离职,当时的忻都还有昭勇大将军的称号。另一任是在至顺二年(1331年)十二月,当了年,到元统三年(1335年)五月才离任,这位忻都是正议大夫衔,任前是京畿漕运使。和鄞县、定海都有忻都当过官一样,在德清和湖州有过3位忻都,使编地方志的人也不知所从。所以在忻都传后有这样一条注解∶
忻都恐有误,未知所据。郡守表∶元有两忻都。
但在民国《德清县志》中似乎更为明确,称忻都为“德清忻村人” 。我想,这一定是当时有人去忻村采访而得的吧。
不知在德清忻村中是否还保存着老家谱,这将证明忻都与忻氏迁移的奥秘,也将是一次考验忻氏排行的核查,意义确实重大。
新看到的忻氏文献
久闻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忻恕(字汝修,号仰峰)所撰的《近水楼遗稿》 ,但一直不见于目录卡片内,上海图书馆最近整理好了他们所藏的古籍善本目录卡片,日前总算见了庐山真面目,确实是一部珍贵的好书。
这部《近水楼遗稿》 印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仲春三月,与《忻氏宗谱》 一样,这些忻氏文献几乎都是木活字排印,由此也可见宁波一带当时木活字排印书籍还是十分流行的,而在其他地方则尚未摆脱刻版印刷状态,这可能也与宁波已成通商口岸而开风气之先有关呢。
《近水楼遗稿》 前有宣统二年庚戌仁湖竺麐祥题书名,这位竺先生也是位宁波著名人士,与忻家人士关系很好,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忻江明、高振霄是同年会试者,也为不少宁波人士的书题名和作序。
这部《近水楼遗稿》 前有同里后学陆澍咸所撰序,提到忻恕是那位对东钱湖有杰出贡献的忻锦崖的曾大父(即曾祖父)。在书后的王荣商所撰的忻仰峰先生传中也提到了曾孙为忻锦崖。
《近水楼遗稿》 后还附录有忻恕之子忻肇寅之《列阶遗诗》一卷,使我们看到了这父子两人的诗文。
据文献著录,这部《近水楼遗稿》 除了在上海图书馆收藏外,在南京、天津、广州、辽宁四地的图书馆也有收藏。
由于这部书是忻氏诗文中年代仅次于忻文郁《望湖楼诗草》 的个人诗集,因此也在忻氏文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忻恕所作的《钱湖十景》 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东钱湖十景诗,而他所作的《东湖竹枝词》 以诗咏事,为东钱湖史留下了很有价值的民俗风情史料。
在上海图书馆,我还看到了有不少忻氏人士所撰的诗集《耆龄酬唱集》 。这本诗集是忻继述所编,印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也是一个木活字排印本。这位忻继述先生是进士忻江明的族伯叔,号吾过主人。这本诗集本为忻继述六十诞辰时作赋述怀诗四律而起因,忻继述的亲朋好友一百多人送来和诗共四百二十四首,也有不少是忻继述的好友访陶公山的诗作,因此,忻继述之子忻受豫主张编印诗集以纪念此忻族盛事。
在这本《耆龄酬唱集》 中,我看到了忻氏人士中不少人的诗,如忻继述之族叔忻昌宇、忻彬章、忻养生、忻石麟,同怀五弟忻曾述,族弟忻文镳、忻连三、忻毓陶,族侄忻泽霖、忻振铎、忻钦典(忻江明胞兄)、忻江明、忻仰高、忻庚埮,从侄忻震森、忻锡庆、忻祖光、忻壹。由此可见当时忻氏人士中学文之盛,其中一些人士还是编修《忻氏宗谱》的负责人,如忻壹、忻毓陶、忻江明等。
可惜的是这本《耆龄酬唱集》在上海图书馆只藏了一本,而这本诗集还因另有原因而被割去诗篇好几首,连忻继述的赋述怀诗四律也被割去,还有忻继述的族叔忻槐芳的和诗。由于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忻江明的《四明清诗略续编》清样校对稿(为忻焘所校),我曾怀疑割去的诗页是否选入了《四明清诗略续编》,但核对了《四明清诗略续编》后才知不是这样。也许是选进家谱或其他诗选,由于无从查考只能存疑。
由董沛的朱卷履历看董、忻关系
忻氏家族中有不少人知道忻江明是董沛的女婿,在《东钱湖志》中也有一些董沛的诗,提及东钱湖、陶公山的轶事,似乎董沛经常往来于宁波城中与陶公山之间。
董沛,字孟如,号觉轩。光绪三年进士,当过江西的上饶知县,在续碑传集和清儒学案小传中有传。他著述甚丰,有《六一山房诗集》十卷、《续集》十卷、《正谊堂文集》二十四卷、《两浙令长考》三卷、《甬上宋元诗略》十六卷、《吴平赘言》八卷、《汝东判语》六卷、《南屏赘语》八卷、《四明清诗略》三十二卷、《续编》八卷、《甲丁乡试同年录》三卷、《明州系年录》七卷、《晦喑斋笔语》六卷等。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董沛的六一山房紫格抄稿本《两浙令长考》,精抄不比汲古阁毛抄本差。更使我感到意外的是看到了董沛的亲笔批校,领略一代大儒的手泽,十分感慨。
原来看过忻江明的朱卷履历时并未注意董沛和忻江明的翁婿关系,因为当时还未有这种翁婿关系,也没有注意到当时忻江明已称董沛为外舅。不料在一次查阅董沛的朱卷履历时竟发现董沛本是忻氏之后裔,他的本生祖母是国子监生忻德刚之次女,也是国子监生忻昆、忻镇的胞姐,并被例赠安人,钦旌节孝在县志有传。按忻氏“德、自、成、礼、元” 的辈份排行,董沛应与“礼” 字辈同辈,而忻江明谱名元彭,为“元”字辈,按族中所称董沛确为外舅(亦即表舅)。
回过头来再看忻江明的朱卷履历,对董沛的经历有更多的记载∶同治丁卯并补行甲子科举人,光绪丁丑科进士,分发江西即用知县,补授建昌县知县,历署清江、东乡、上饶县事,护理临江府事,历充江西通志协辑官,己卯科江西乡试同考官,奉旨军机处记名候升,钦加知州衔,诰授奉直大夫,驰封朝议大夫同知衔加一级。
由董、忻两家的姻亲关系可见,不在五服之内的亲上加亲关系确实很有意思。而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这种血缘相亲的关系更是地域文化的坚实基础。
忻江明著作中的忻家史料
忻江明先生是忻氏家族中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但在文章上极高的造诣,在行政管理上也是官声很好,博得了安徽一些民众的赞颂。
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忻江明先生的三部著作,还有些他在其他人著述前所写的序,了解到了忻氏宗族的一些史料。
忻江明先生为《陶公山忻氏支谱》作过好几篇序,对忻氏起源有一番考证,可以看到他博览群书所下的功夫。而在他的著作《鹤巢文存》中,我还看到了他对旧谱失传后史料芜杂的态度,是十分实事求是的,同时我看到他已注意到了忻都讳舜俞的事,这是在浙江的另一个忻都,是个回族。他还谈起了有一个叫忻熊的人随从钱忠介公起义之事,这都是较少见的忻氏史料。
忻江明先生的《鹤巢文存》还有一些文章是为纪念家族中人而写的,由于他记载详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如《族兄如意老人七十晋九寿序》《族曾祖母王太孺人传》《先文学府君家传》《先母陈太恭人行述》等,这些史料在族谱中也很少见了。
在他的这些文章里,我们可知∶
如意老人是忻元茂先生,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忻贤伦,一个叫忻贤侨。
王太孺人是忻仰峰先生(即忻恕)之媳,忻惟南之妻。卒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十三日,年四十九岁。这位王太孺人即是后来浚疏东钱湖的忻锦崖先生的祖母。
忻江明先生写有《黄泥岙阡表》一文,从中可知黄泥岙是忻氏祖坟之地。有记载的有∶
忻江明先生之曾祖忻凌霄,谱讳自上,清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初二日卒,年四十一岁。夫人戴氏,守志三十年,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六十七岁。
忻江明先生之祖父忻常春,谱讳成国,清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二十三日卒,年五十二岁。夫人林氏,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初五日卒,年七十八岁。
忻江明先生之父忻继善,谱讳礼约,字简斋,号薛园。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月十七日卒,年五十二岁。元配夫人史氏,清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初六日卒,年三十一岁。继室陈氏(忻江明先生之母),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初四日,年七十五岁。
忻江明先生之叔父忻礼纲,字丙田。清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初八日卒,年十八岁,未娶,聘陆氏亡女合葬。
另外,在忻江明先生为母亲作的《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我们可知这位陈氏夫人的一生。陈夫人约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十三岁(1869年)嫁忻继善,二十六岁(1872年)生忻江明,三十一岁(1877年)生忻江明妹,三十二岁(1878年)自东钱湖迁港陆,三十四岁(1880年)生忻江明弟忻庭镛(又作廷荣),四十二岁(1888年)时忻继善卒,四十四岁(1890年)时婆母林氏卒,六十岁(1906年)时忻江明补授安徽桐城县知县。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年份中只有一个日期与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日期不符,那就是忻江明先生的生年,因为据《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所说“二十六岁(1872年)生忻江明”,在《四明丛书》的主编者张寿镛先生的序中也说忻江明先生“十七岁而孤” ,与1872年生年也相符,而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中却说“生于光绪乙亥(1875年)九月初三” ,年龄要差三岁,不知何因。
另外,忻江明先生自己的履历表中有位“忻钦典,谱名元鑫,字孔昭,是忻江明先生胞兄”。而在《先母陈太恭人行述》中可知,忻钦典为忻继善元配史氏所生。
忻江明先生的《鹤巢文存》中有忻氏家族的一些宝贵史料,这是因为忻江明先生属老二房,目前老二房支谱仅一本残本,谱系失传,只有江五房下一支尚存谱录,所以忻江明先生所言弥足珍贵。
而在忻江明先生的另一部书《四明清诗略》中,亦为忻氏保存了不少文献,使我们现在有条件编一本《忻氏诗文集》。《四明清诗略》是由董沛先生主编,而忻江明先生最后总成。在《四明清诗略》中,有忻氏二十六人的诗,其中有∶忻天锡、忻思荣、忻思忠、忻思敏、忻孝则、忻思行、忻 缮、忻 绅、忻孝本、忻孝扬、忻 琳、忻 棣、忻 鉴、忻文郁、忻 恕、忻梦贤、忻 灏、忻自机、忻自超、忻涵清、忻锡龄、忻肇寅、忻起林、忻宇春、忻祖彝、忻继述等。
在上海图书馆中,我见到了《四明清诗略》的排印校稿,上有忻江明先生的亲笔签校,还有忻江明先生的哲嗣忻焘的亲笔签校。可以说,这部《四明清诗略》正、续四十卷倾注了董、忻三代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