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来源
新百家姓排名:0
道[道,读音作dào(ㄉㄠˋ)]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诸侯国道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道,周代姬姓小诸侯国国名。史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其在汝南郡阳安县,应邵曰:“道国也,今道亭是也。”
道国位于今河南汝南县南部一带,一说在今河南省确山县。史籍《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烟也。”
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的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起来,依附于强齐,但是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则乘机北扩,控制了淮汝间地区。后来,楚国曾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
道国最终为楚国所兼并,后来道国的国民子孙就以原国号为姓氏,称道氏。
二.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蔡州郡。秦朝时期,秦始皇将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道 朔:(公元前?~前703年待考),楚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楚国派道朔前往邓国出使,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人的袭击,结果财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杀。
楚王闻讯大怒,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前后夹击,打败了邓国,灭了鄾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地区最早的一次战争。
十五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楚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廷上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不会再危及邓国的,因而固执己见,不听劝告。
结果,楚文王征伐完申国后,在返回的时候再次攻打邓国,邓国终于被楚国灭掉。也算替大夫道朔报了仇。
道 同:(生卒年待考),蒙古族;河间人(今河北河间)。著名明朝官吏。
明朝洪武初年被推荐为太常寺赞礼郎,后出知番禺(今广东番禺)。
道同为人刚正不阿,民赖以安。由于他热衷民众,屡次对抗地方豪强,忤逆了永嘉侯朱亮祖,结果被其杀害。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诸侯国道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道,周代姬姓小诸侯国国名。史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其在汝南郡阳安县,应邵曰:“道国也,今道亭是也。”
道国位于今河南汝南县南部一带,一说在今河南省确山县。史籍《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烟也。”
春秋时期,道、黄等淮汝间的小国,因惧怕楚国而联合起来,依附于强齐,但是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势弱,楚国则乘机北扩,控制了淮汝间地区。后来,楚国曾一度将道国迁到荆地,到楚平王时又迁回原地复国。
道国最终为楚国所兼并,后来道国的国民子孙就以原国号为姓氏,称道氏。
二.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蔡州郡。秦朝时期,秦始皇将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道 朔:(公元前?~前703年待考),楚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楚国派道朔前往邓国出使,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人的袭击,结果财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杀。
楚王闻讯大怒,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前后夹击,打败了邓国,灭了鄾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地区最早的一次战争。
十五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楚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廷上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不会再危及邓国的,因而固执己见,不听劝告。
结果,楚文王征伐完申国后,在返回的时候再次攻打邓国,邓国终于被楚国灭掉。也算替大夫道朔报了仇。
道 同:(生卒年待考),蒙古族;河间人(今河北河间)。著名明朝官吏。
明朝洪武初年被推荐为太常寺赞礼郎,后出知番禺(今广东番禺)。
道同为人刚正不阿,民赖以安。由于他热衷民众,屡次对抗地方豪强,忤逆了永嘉侯朱亮祖,结果被其杀害。